Notes

嗨~這個網誌乃是基於知識公開化的精神,分享我對於戲劇、劇場與教育的學思成果,兼有生活隨筆。除部分演講與教材引用圖的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目前多以超連結方式嵌入,若有侵權,敬請告知),其餘屬於我寶貴的智慧財產,還請您給予尊重,勿任意轉載或摘錄。 如果您對我的專業感興趣,在「自報家門」有聯絡方式,我很樂意能通過面對面交流,提供比文字更多的(知識與人力)資源。謝謝~

2017年8月26日 星期六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新臺客:東南亞移民移工在臺灣」特展-《抵岸》繪本教育戲劇工作坊



2007年,許瑞芳老師去香港參加IDEA國際戲劇/劇場教育年會,參加了由恩師Jonothan Neelands以華裔澳籍藝術家陳志勇(Shaun Tan)作品《The Arrival》發展出的工作坊,深受感動。那年,原本已報名參加的我,卻因為在軍校任教有,政府將中港澳列為敏感地區,最終無法成行。瑞芳老師回台後,不只幫我帶回論壇相關資料,也送了我一本精美的《The Arrival》。(不得不)遷移他處之推力、阻力、挑戰與當事人複雜的心緒,經過陳志勇的藝術選擇,以魔幻寫實風格的無字圖畫書呈現;無字,反映的不僅是主角不得不的無奈,還有初抵新土地無法有效「發聲」的狀態。

2016年,許瑞芳老師帶領的阿伯樂劇團一確定承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新臺客:東南亞移民與移工特展」的戲劇主題活動,就邀請我以《The Arrival》為素材,教育戲劇(Drama-in-Education)為方法,設計6小時的戲劇工作坊。我倍感榮幸地接下了這個任務,自己擬了說明如下:

從早年自中國渡海來台的先民,二戰後台灣移居海外的僑民,到近年蔚為風潮的青年打工度假,我們可以發現,「移民」與「移工」並不是一個身份,而是一種我們都可能身處的狀態—「遷移」和「抵岸」,可以描述空間的狀態,也可以隱喻心境的流轉。在這個系列工作坊中,我們將以投身台灣工共建設與社福體系,或者在此落地生根的東南亞朋友們為主體,通過戲劇多元的表達媒介,虛實相間的戲劇歷程,一同探索在離鄉背井、承載起他方土地人民願景和幸福的同時,可能經驗到何種文化衝擊和身心狀態,又會依然懷抱著哪些故事與夢想。

博物館提供的活動簡介相對簡單(可能是劇團一開始提案時的計畫內容):


工作坊以澳洲華裔作家陳志勇的繪本故事《抵岸》為主軸,以戲劇活動及道具,讓學員體驗主角前往他鄉找尋新機會所遇到的種種考驗,及感受故事角色的心情,並對戲中出現的議題進行討論與交流。

雖然手邊有恩師的課程計畫,2012年澳洲戲劇教育學者Julie Dunn來台帶領戲劇工作坊時,也選用了同一個素材,當時擔任翻譯的我仍記憶猶新,但我一向把課程設計視為創作,自然不會沿用舊例。在查閱多方資料,參考此次策展內容的同時,多次回到繪本,嘗試找出能連結到台灣東南亞移民移工境遇的線索。這個繪本的最終,打頭陣離鄉打拼的主角,終於迎來久違的家人,在新土地上開展新的生活。在台灣的東南亞移民移工,卻大概很少能夠如此…

在工作坊中,包含新住民在內的參與者一同挖掘與分享這些來到我們國家、承擔起營建、社福等工作的朋友為何不得不/願意離鄉?他們離鄉背井所需付出的經濟、心理、家庭成本?他們來到這裡的境遇,是離夢想更靠近,還是幻滅徒勞…?在抵岸之前的故事,讓這些在台灣抵岸工作的陌生臉孔,慢慢變得立體鮮明起來…歷程被記錄、剪輯到下面這段影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