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亞太傳統藝術節的主視覺意象活潑鮮艷 |
今年度的亞太傳統藝術節以「無物不成偶--傳統偶戲藝術的當代碰撞」為題,在新落成的臺灣戲曲中心(台北)與承辦的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駐在的利澤簡(宜蘭)兩地展開。我雖然只在12/5觀賞新布袋戲實驗室作品《東海小金剛》以及參與12/13、12/15兩天的國際論壇,但有感於這次藝術節辦理的用心,略記於此。
首先,我覺得很感動的是,由「現代偶」見長的團隊規劃亞太「傳統」藝術節,不但沒有不適格或偏題的問題,反而擴大了傳統藝術節的格局--不只讓傳統偶戲在當代如何存續的議題獲得充分探討,從邀請的藝術家與講者,也反映出這個藝術節不拘泥於「傳統上」對於亞太的想像,而是以亞太藝術的「未來性」為念,將傳統偶戲、現代偶戲放在表演藝術的脈絡中,看到偶戲與其他類型劇場合作或者競爭的可能性。
其次,藝術節細部規劃多元而飽滿,循著「人才培育」、「在地連結」、「國際交流」、「作品研發」的軸線,除了在利澤簡國際偶戲藝術村辦理「偶戲學校練功班」、「國際藝術大家工作坊」、「國際藝術家駐村創作」,讓藝術家們互相切磋、學習;「偶戲列車到你家」將偶戲帶進校園;「大師深訪」由南到北,帶領國內外講者藝術實踐的整體(涵蓋藝術傳承、產業發展、博物館、社區推廣、創新研發、多元揉合等面向) ,考察台灣傳統偶戲的現況;「國際偶戲匯演」讓藝術家們得以互相觀摩,觀眾則得以免費觀賞來自各國的偶戲作品;「國際論壇」以經濟的方式,讓各方對於偶戲的觀察和想像得以互相對話、激發;我覺得尤其珍貴的是,「偶戲藝術在巷口」連結利澤簡社區的生活曆,策劃老街導覽、創藝市集、農藝美食,讓藝術節不只是圈內人取暖交誼的活動,更是讓藝術家與觀眾看見彼此與交流的良機。這當中的連結,包含了傳統與當代、在地與國際、藝術與生活、實務與研究。
此外,偶戲不只以語言概念,也以實際的表演,嵌入國際論壇的肌理之中。第一天邀請新世界掌中劇團的團長王泰郎示範大型布袋戲偶操演特技,第二天則安排臺北木偶劇團的吳聲杰、南投興洲園掌中劇團的朱志豐,與雲林廖千順布袋戲團的廖千順三位演師,分別示範布袋戲傳統偶、金光偶與電視偶的丑角口白與操演,讓與會者目不轉睛,大呼過癮。這種盡現偶戲精彩、實務取向的規劃思維,使之不同於一般學術會議形而上、大量術語堆砌所造成的距離感,在務實的討論中益發彰顯偶戲藝術的專業。
講者的分享和與會者的發言也多所啟發,摘錄若干金言或重要概念如下:
- Dadi Pudumjee (國際偶戲協會主席):偶戲不只是關注最終的呈現,偶戲的淵源、與時俱進的演變與⽂化資產的記錄與保存,都是值得留⼼的。…現代⽂化交流頻繁,不易界分何謂傳統、何謂當代,因此毋須刻意界分東/⻄、現代/傳統、民族主義(傳統)/當代,可以制宜揉合不同的元素。…偶戲的存續,要思考如何在市場/經濟/商業與藝術性之間,觀眾喜好與藝術家喜好之間取得平衡。…如何和觀眾建⽴連結是⼤家共同⾯面對的問題,但畢竟得由偶師去⾯對,依個人需求來抉擇做價值的取捨;偶不是目的,是載具,是溝通的途徑,是故事,如果能召喚觀眾的情感,他們便有了⽣命。
- Zuzana Vojtíšková(前捷克偶戲雜誌編輯/偶戲藝術節策展⼈人)提及Josef Krofta導演對於捷克當代偶戲創作影響深遠,他主張賦予偶生命,意味著要給它靈魂,讓物件呼吸,使之有生命;同時,偶戲必須善盡人戲所不能及者,只有在言之成理的時機和場合才使用。…支持「臨場藝術」領域的跨國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可以建立新的工作觸點,為進一步的創作激發靈感和刺激,同時促成了文化之間更寬廣的理解。國際合作不只導向其原始目標的創新,在藝術創造之外,也從人的層面帶來益處和有希望的遠景。
- 王曉鑫(中國北京偶戲學者):傳統劇種的共同困境是觀眾⽼老齡化,演出機會很少,以及到底是要繼承傳統還是創新?一位日本藝師曾分享自身經驗--他年輕時很困惑,但最終的解法是在傳統偶戲中找到現代的靈魂,將現代的體會放入傳統偶戲中。
- Bart Roccoberton, Jr.(康乃狄克大學偶戲藝術課程教授):偶戲乃綜合藝術,偶的應⽤和可能性不限於劇場,以偶戲為志業者不妨讓自身的專業適應於不同的情境,傳承偶戲,也養活⾃己。…自由冒險和失敗是偶戲未來的起點,而創意、想像、熱情和趣味,則是該系面試取才時觀察的重點。
- 王嘉明(莎⼠⽐亞的妹妹們劇團長/導演):創作者不必拘泥於新/ 舊、傳統/當代的框限,重要的是如何看到眼前的人事物,藉此創造一齣戲的系統或遊戲規則。
- 鄭嘉音(無獨有偶工作室藝術總監):相對於人戲通過「扮演」,「偶即⾓色」可得⼒於美術造型和操偶技術,創作者可藉由思考觀眾的期待、以及觀眾看戲的⼼理層次轉變。來進⾏行偶在當代劇場運用的種種試驗。…老藝師很少看戲或看彼此的演出,未來也許可以多看當代、國外藝師的演出,促成交流與進步。
- 石佩玉(飛人集社劇團團長)分享其創作是將偶當成創作元素⽽而不是劇種,讓它在不同類型的劇場作品中做不同的發揮;無論是偶戲借⽤現代戲劇或現代戲劇借用了偶的元素,各領域的界線將越來越模糊。…不同劇種的合作是困難的,不是誰說服誰,反而是看彼此間的縫隙是什麼,想辦法互相貼近,最需要的是時間。
- Ricard Bradshaw(澳洲影戲藝術家):想要讓傳統偶戲存活,有兩件很重要的事:「表演者願意承繼這個傳統」,以及「觀眾仍然願意觀賞。」…以動態的觀點理解傳統,讓傳統藝術與現代偶師彼此交流。
- 紀慧玲(劇評人):演師和政府切切不可丟棄以街頭、廟口、戶外舞台為演出型態的民間市場;偶戲的眼光要從偶戲圈本身,放大到當代藝術平台上,從偶所具象徵性、擬徵性、假定性、物性、操探與被操控關係、啟動想像與投射…等特質,尋繹偶戲的表演力、藝術目的與價值。
國際論壇的尾聲,貴賓與工作人員合影留念。擔任記錄的我有幸位列其中。 |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Any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