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我應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之邀,為他們的新進團員,規劃了為期三天的戲劇教育工作坊。為了能與劇團有雙向的交流,我請對方擇定工作坊的主題,最終選了經典代表作《快樂王子》。
這是無獨有偶取材自Oscar Wilde創作的同名作品,於2000年首演,2008年採捷克鐵枝懸絲偶形式重新製作。該劇「描述一個披滿金葉和閃亮寶石的『快樂王子』雕像,高高屹立在廣場中央,接受全城人民讚美;然而,站的越高,看的越廣,城裡的醜陋、淒涼,王子盡收眼底。 傷心難過的他流下淚來,眼淚卻打動了貪戀一枝蘆葦花的燕子;透過燕子,王子將身上所有值錢的珠寶分送給需要幫助的人-人們不再挨餓,小孩漾起笑容,王子卻 不再燦爛,好心的燕子也在寒冬來襲下,一步步接近死亡……。」劇團「透過多重人、偶關係所展現的生活想像及生命哲學,在『社會寫實』的劇情成分中,保留幾分『童話」氣味,忠實呼應人生哭笑 並存的真實感動。」在國內外巡迴演出,備受好評。
在以帶領暑假營隊為目標、針對演員設計的工作坊中,我運用源於英國的教育戲劇(drama-in-education)理念方法架構課程,讓「快樂王子的故事內容」與「偶戲的形式」都能夠獲得深入探索與詮釋、創作的機會。在第一天的工作坊,我親自操作課程,請演員擔任參與者實際體驗;第二天的工作坊,我們開始分析、解構與重構課程的環節,找出合適可行的新架構;第三天的工作坊,演員輪番上陣,承擔課程的部分環節,其他人參與並給予建設性的回饋。演員從第一天的體驗者,第二天的課程設計者,到第三天的教學者,實際領受戲劇教育的可能與挑戰。對於平日專注於製偶、操偶的演員來說,當轉任戲劇教學工作,如何經由開放、支持的提問與回應,明確引導參與者做意義的連結與形式的精進,是最需要由經驗值累積的能力。
與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新進團員共事@利澤簡國際偶戲藝術村 |
105學年開學後,桃園市大業國小邀請我主持兩場次運用教育戲劇結合戲劇與閱讀的工作坊。本來我也請校方提供文本,不過,發現到該校共讀林哲瑋創作的《仙島小學-法術?仙獸?期末考》雖然富於想像力,也巧妙引用許多經典文學,但就人物與情節的發展而言則偏薄弱,教育戲劇能發揮或增益閱讀之處有限。教育戲劇本來就不是萬靈丹,作品賞析或閱讀素養的增進未必要透過戲劇才能達成,而且不是每一個作品都適合採用戲劇的方式教學。考量文本的質與量,以及文本與戲劇互相加成的效益,最終我決定採用《快樂王子》。
雖然都是以《快樂王子》為題,但因應對象與目標的不同,工作坊的內容也有所改動。為劇團設計的版本主要是參考無獨有偶詮釋、再創作的作品,內容也涵蓋比較多形式上的創作、呈現與討論。教師研習的工作坊則回到Wilde原始的文本,著重在文本意義的追尋與教育戲劇慣例的示範;為了幫助非表演藝術背景的老師未來也能應用,我除了援引不同的慣例,導入兒童哲學,也在第二次的工作坊中,引導老師從課程設計與教學者的角度,探討教育戲劇在設計與操作上的特色。
我採用的是漫遊者的版本 |
桃園的老師們非常熱情,以下摘錄他們參與工作坊後的回饋:
- 有別於一般的閱讀模式,在「安排」的段落中,藉由回答、肢體活動、裝置活動、迷你文本、動靜態的呈現方式....讓我除了用聲音,還用身體去體驗閱讀,是一種深刻的體驗⋯⋯
- 利用文本的進展,讓我們親身體驗有關「快樂」的辯證。認識自己和別人的快樂,以及快樂是一種相關於身份情境配套展現。引導出由自身出發,進而體會他人,自然而然的漸入"快樂王子”的文本,完全不著痕跡,相當高段。中途藉由演繹他人的文句,練習創作與解讀,方式相當具體可行。
- 今天的課我覺得好完整,而且老師其實很重視美感以及以戲劇讓觀點更多元深入,讓很多價值衝撞及反思,而且很會營造氣氛--從一開始進來的時候。不過這很考驗帶領的人就是了。By the way,《快樂王子》也是我最愛的童話之一。強調美與慢所帶來的沉思與張力,我也很喜歡。
- 自己相當欣賞老師呈現多面向的教學與教材選用的角度,特別是選用《快樂王子》的文本,此文本不僅能夠呈現多層次的提問討論,還能示範多元面向的教學(對於孩子也是非常棒的教材,深入淺出皆可,快樂亦是他們最直接的情緒),老師適時的加上ㄧ點「空椅法」及佈置「兩難情境」引導我們去進行價值澄清的部分。更使我們進ㄧ步透過真實職業上模擬社會上每個角色的心境,去切入社會層級及權威(可能是文本剛好是王子的關係),之後更進行角色的置換,益發使我們體會原創作者及觀眾的互動聯結,還有各自不同面向的觀點,及如何去詮釋⋯。
- 這堂課上完,好像任何一本故事書都可以拿來演了,但我發現老師其實下很大功夫,仔細琢磨內容和敘述,有時文詞優美的像首詩,涵意深刻,透過遊戲般戲劇表演,感覺一點都不嚴肅。
- 感謝老師如此專業的課程帶領,立基第一節課程內容對快樂王子文本的熟悉及故事中人物---在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的相狀呈現,以如此生動且有深度的方式進入故事中策發對道德及價值觀的醒思;第二節接續的內容,更進一步的以分組討論發表的方式,啟發參與的伙伴們思考課程的設計,可加入於各領域的延伸學習活動中,不但有內涵更是點--線--面的含涉,擺脫框架式的讀故事方式及思維,真的很棒!
- 在第二次的課程,老師又帶來了許多的驚艷與技巧,但我最牢記的,是老師在最後兩次的活動,一再的提醒我們 : 不要忘了最初想在課程中要給孩子什麼核心概念......是啊!在許多炫目花俏的課程設計中,我們常忘了最初想教給學生的東西,只一再的想將一些所學的技巧用在教學上,卻沒有想想合適不合適......另外,老師也告訴我們,老師就是編劇兼導演,教學中要能掌控及引領學生達到我們預設的目標~現在教學講求翻轉,但是如果沒有導演的功力,讓這些主角們各自發展表現,那麼很容易就會有秩序及成效方面的疑慮......感恩老師在這場研習中,不但教我們如何釣魚,去哪裡釣魚,也讓我們思考 : 我們為什麼要釣魚 ?我們要釣哪一種魚?讓我們不再拘泥於戲劇技巧,也透過這樣的省思更清楚自己的教學目標~~
互動式的戲劇教學,有賴所有參與者的投入,始能成就。我很感謝劇團的演員與桃園的老師們,願意在共事的時刻全心全意投入,讓《快樂王子》在工作坊中被重新「活過」(living through),我得以汲取更多層次的意涵,挹注於下一次的相遇中!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Any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