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來到深澳岬角,驚訝地發現人、車甚眾。
Notes
嗨~這個網誌乃是基於知識公開化的精神,分享我對於戲劇、劇場與教育的學思成果,兼有生活隨筆。除部分演講與教材引用圖的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目前多以超連結方式嵌入,若有侵權,敬請告知),其餘屬於我寶貴的智慧財產,還請您給予尊重,勿任意轉載或摘錄。
如果您對我的專業感興趣,在「自報家門」有聯絡方式,我很樂意能通過面對面交流,提供比文字更多的(知識與人力)資源。謝謝~
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
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如果.做活戲《我的媽媽是薛丁山》
1990年,高中的我,有幸在清華大學的禮堂(新竹當年唯一的表演場地)觀賞到趙自強執導的第一齣兒童劇作品,也是鞋子兒童劇團的第二齣大戲《晚安Do Re Mi》。對作品的細節已不復記憶,但該製作不因兒童而降格,邀請新竹中學管樂團成員參與演出的誠意和巧思,乃至不落俗套的整體表現,卻留在心底。而朋友口中認真、嚴謹的趙導,和我日後所見舞台上的趙自強與螢幕上的水果奶奶,確實有些不同。
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創意,是需要醞釀和行動的~
昨天看到Adam Grant在Ted的演講影片"The surprising habits of original thinkers",覺得非常具有啟發性。講者用實例和數據歸納出「原創者」(the originals)的一些特徵,讓我覺得好熟悉--不管是研究、教學、還是書寫的發想,因發散思考而造成進度的延遲,但開展出嶄新的風景,或者是因為不計結果的反覆嘗試與實踐,催生出更多的想像和新意,都若合符節呢!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
2016年10月6日 星期四
後戲劇劇場:一種理解當代劇場實踐的觀點
2012年,新加坡劇團「戲劇盒」的藝術總監郭慶亮,跟我推薦了Hans-Thies Lehmann的Postdramatic Theaetre(1999)這本書。郭慶亮是位實踐與學理俱足的導演,他的話很有說服力,求知不遲疑、買書不手軟的我聞訊,立刻從國外網站訂了一本。只是,一直還沒有機會細閱(立刻自我推翻「求知不遲疑」…XD)。這次,作者來台,當然不能錯過。
2016年10月5日 星期三
直面現實世界的紀錄劇場
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訂閱:
文章
(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