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牽牛星〉的教材分析/by 周芊伶 |
台北市教育局推動共備課程,規範了備課、公開授課與議課三個環節,讓老師們有機會就課程設計與教學技巧互相研討和觀摩。這是一個立意良善的計畫,將「學習共同體」的概念,向上延伸到教師社群。理論上,老師們親身領受合作學習的激勵與挑戰後,應能更有效地引導學生發揮群體協作的學習效益。實務上,卻不是這麼容易--畢竟,老師課務繁重,要騰出時間共同備課、觀課和議課,本屬不易,加上必須呈繳書面、影音資料,又增加不少負擔。對在校講話有份量的資深老師而言,備課方式與教學風格已然定型,未必有開放觀課、廣邀回饋的勇氣和雅量。教育局對此有所寬貸,據說僅以課堂錄影方式上繳資料,也算「共同備課」。(?!)承此,該國中的教師們落實公開授課和議課的環節,實屬不易。
當天的課程聚焦在古詩〈迢迢牽牛星〉*的解析與延伸思考。上半堂採講述法,引導學生理解文意,下半堂主要採討論方式,鼓勵學生從詩中找線索和進行推論,涵蓋了L. Rosenblatt所謂的傳輸閱讀(efferent rading)與美感閱讀(aesthetic reading)。空間和編組依學習共同體方式規劃,四~五人一組,全班分為六組,學生面向彼此,而非講台。老師講述時,學生在課本註記重點,偶爾望向黑板參閱板書。觀課當下,深刻感受到有考試和進度壓力的學科,與我熟悉的戲劇教學,在教學目標和師生關係的設定上,有著顯著的差異;在此,教師終究佔有掌握知識的優勢地位,整堂課的訊息量是相當龐大的。所幸,教師事前準備充分,不同教學法調配得宜,加上清晰有理的口條,在教學節奏和氣氛的掌握可圈可點,僅互為主體的表達與分組討論之後的集中收束,還有可進步的空間。
議課時,十餘位觀課老師輪流給予觀察筆記和回饋。公開議課珍貴之處,在於老師們現場的輪流回饋,補足彼此未必觀見的細節,在互文中激發更深刻的反思和教師自身的重新調焦與定位。許多老師肯定授課教師有條不紊的講述,能適時與學生的舊經驗進行連結,有老師注意到該師在教學語言上兼顧文雅與可親的細節,也有老師就如何有效提問以及回應學生,在古詩的意識型態和當代新詮間引發更開放或更深刻的思考,做出了提醒。在他們的發言中,我察覺到自己對課程設計與教學執行的敏感度,甚於學生參與課程的狀態--也許是我將教育或者戲劇教學視為更長期、持續的交互影響,所以對於學生在個別、短期任務的表現,沒看得那麼細;國中教師們則個個練就了鷹眼,比我更即時地掌握了學生的學習狀態,有效進行動態評量,令人折服。
英國教育社會學者Basil Bernstein曾將課程區分為集合式(collection code)與統整式(integrated code),前者標誌了(傳統的)師生與課程科際的界限,後者則予以模糊之。在教改的大旗下,統整課程一度獨領風騷(可以2001課綱為參照),但在實際運作後,又朝向集合式靠攏(可以2008課綱為參照)。姑且不論這是因為負責師培和後來加入課綱決策的大學教師,多由專業教育的集合式課程養成,反映某種教育風向的政治角力,還是因為在經濟不景氣的氛圍中,壓縮了相對奔放、鼓勵個人發聲的統整式課程,我相信兩種課程是互補、而非互斥的。以這堂課為例,我認為老師的講授並非填鴨,而是在為學生搭建理解和演繹、詮釋之前的鷹架;學生的表達亦非漫無邊際,是在有所本、和有所節制的範圍中,進行深刻的探討。儘管受限於時間,此次課堂中未及觀見學生多元的詮釋,以及更多師生或生生之間的對話,但從這位教師願意開放現場、傾聽其他同仁的回饋,以及她設計的課程和學習單所反映出的教學信念與反思實踐,我相信她的課程和教學經長期運作,效應會是深遠的。
*《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Any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