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小說,我覺得散文、隨筆捕捉的生活光影以及留下的罅隙,似乎讓讀者得以跟作家更靠近。所以,雖然已入手了幾本吳明益的小說(fiction),卻還是選擇從圖書館借出他已絕版的非小說(non-fiction),進一步認識這位與我同輩的學者與作家--從《迷蝶誌》為起點,閱及《蝶道》、《浮光》時,似乎隨著作者年歲的增長與閱歷的開展,而有了不一樣的看見;這幾本書回應了愛閱者對文字以及文字所描繪之大千世界的渴慕。(《浮光》還旁及了影像)
近期閱讀的吳明益博論《以書寫解放自然--臺灣現代自然書寫的探索 1980-2002》,則呈現了他對於自然書寫(nature writing)之本體論、知識論和方法論的探索,以及它們如何影響、形塑了他關於自然書寫的內隱信念。這樣的一部巨著(厚達637頁),訴諸於理性,多於感性,相較於他的其他作品,我想讀者是相對小眾的。然而,對於同樣從事學術工作的我而言,卻是在書的內容和書寫的架構,獲得了雙重層次的啟發。就內容而言,我肯定會以文找文,延伸閱讀,將書中提及的幾部自然書寫之作一一找來看;另一方面,吳清晰的理路--從「界義」為始,尋繹自然書寫普遍性的特色與意涵,轉進至不同文本的解讀與詮釋,提示了兼具理論與實務、廣度與深度的研究書寫架構。在上述實用閱讀之外,這本書同樣能為讀者帶來美好的美感閱讀經驗。
為自然書寫界義(頁17)
在此不多言我的閱讀心得,因為精彩的作品、精彩的作家,值得讀者直接通過其文字和語言,和他建立專屬而獨特的連結。而待拜讀完這些非小說作品,我將潛入吳明益的小說世界。
*作家與書寫
吳明益在TEDxTaipei的演說:*作家與書寫
吳明益在香港書展的講座:
*作家與小說
吳明益談《天橋上的魔術師》:
吳明益談小說《複眼人》:
吳明益談《單車失竊記》: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Any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