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嗨~這個網誌乃是基於知識公開化的精神,分享我對於戲劇、劇場與教育的學思成果,兼有生活隨筆。除部分演講與教材引用圖的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目前多以超連結方式嵌入,若有侵權,敬請告知),其餘屬於我寶貴的智慧財產,還請您給予尊重,勿任意轉載或摘錄。 如果您對我的專業感興趣,在「自報家門」有聯絡方式,我很樂意能通過面對面交流,提供比文字更多的(知識與人力)資源。謝謝~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105年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南區初賽小記

應邀擔任客委會主辦105年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戲劇類的評審,前往台南市的海佃國小出任務。

過去十餘年,佔台灣人口比例第二強(13.6%,次於河洛人的67.5%,優於外省人的7.1%)的「客家」族群和語言,經由文化保存、產業創新、教育推廣、媒體傳播等多重管道而終於獲得正視。光是今年,就有客家音樂歌舞劇-香絲‧相思》(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與《客家大戲-日落大隘》(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兩齣大型製作巡迴演出;而今年度的金鐘獎,客家電視台也有諸多自製節目得到入圍甚至獲獎的肯定。客委會著實居功厥偉。

語言與文化的薪傳必須向下紮根,客委會結合教育系統,一方面讓客語成為國民教育中鄉土語言的其中一種選項,一方面舉辦語言認證和相關競賽鼓勵學習。今天的藝文競賽即是其一,包含了歌唱表演、口說藝術、戲劇等項目,南區初賽總共有107校、168隊、1529人次參賽,分為幼兒園組、國小低年級組、國小中年級組、國小高年級組與國中組。

雖然成長於客家人為數不少的新竹市,我卻不諳客語。受邀擔任評審之初,即表達了自己的侷限,擔心無法勝任。邀請單位表示,五位評審中,有三位評審通曉客語,我可以就戲劇展演的整體性給予評價。

相較於藝教館舉辦的全國學生創意戲劇競賽以戲劇為主體,每個作品以20分鐘為上限,戲劇在客家藝文競賽中可謂聊備一格,參賽隊伍相對稀少,作品以8分鐘為上限。基於初賽鼓勵性質,客委會在評審辦法中載明,依比例選出特優1隊,優等2隊,餘列為甲等。除非檢錄過程中發現該隊成員資格不符而予以扣分,評審並未有依實際參賽作品品質調整給獎的空間。換言之,只要報名,統統有獎,獲優等以上之指導老師,還能獲得客語薪傳師的資格。重賞確實具有鼓勵作用,有幼兒園隊伍便在全劇末表明:「我們不是客家人,但是我們努力學客語!」資深評審另依經驗預言,今年戲劇類參賽者少,明年報名隊伍肯定會變多!

受到8分鐘的時間限制,戲劇類作品實難深入或獲得充分開展,因此,不少想要文以載道、揉合多元形式而通古博今戲客家的作品,難免破綻百出,甚為可惜。有隊伍則走向另一極端,以「十八姑娘一朵花」歌曲為骨幹,僅設定簡單的角色與走位,便自詡為現代音樂劇!在低年級組,老師普遍不貪心,讓孩子依其身心發展,自然地在生活化的場景中,進行簡單的角色扮演和唸謠,反而更有效地展現客語的韻律及其日常溝通之大用。普遍看來,當孩子扮演適齡的角色(如: 兒童)時,最能在舞台上保有自發的生機和即興的活力。而如果現場教師和家長接受「少即是多」這個劇場箴言,就不用挹注大量資金和時間,準備許多其實事倍功半的場景和道具了!

海佃國小在台南市教育局指導下,承辦這個大型比賽,由校長領軍,全校投入大量人力,還規劃了比賽的開幕式,邀請台南女中和中山國中進行三重奏和舞蹈的演出,可謂用心只是,教育單位對於展演的想像和規劃,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開幕表演的形式與內容,可以更切合客家藝文競賽的題旨;開幕式之後可以移開美化舞台的底幕、盆栽以及表演用的鋼琴,讓團隊更容易進出,以及創造舞台幻覺;面光和麥克風的設置都可以更performer-friendly啊!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Any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