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O年代興起於英國,發展之初受二十世紀初進步主義教育哲學與三O年代德國戲劇家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打破舞台和觀眾藩籬」主張和「疏離技巧」啟發,後受七O年代巴西教育思想家弗雷勒(Paulo Freire)「被壓迫者教育學」與巴西劇場導演波瓦(Augusto Boal)「被壓迫者劇場」(Theatre of the oppressed)理論方法所影響,運用互動參與式劇場的形式,刺激觀眾就戲劇情境主動提供他們的想法與意見,經由積極參與劇場經驗而有所成長。在實際操作上,是由一組結合教育與劇場專業的演教員(actor-teacher),針對特定觀眾,選取與他們切身的議題,設計包含前置作業、演出與工作坊、追蹤訪問與評估的一系列套裝活動。
一九九O年代引介至台灣。一九九二年秋,鄭黛瓊首在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幼教系課程中以「教育劇場」譯稱作介紹。同年底,中華戲劇學會邀請美國紐約大學教授史瓦茲夫婦(Nancy Swortzell & Lowell Swortzell)前來主持「教育劇場研習會」,為TIE在台灣正式被認知學習的開始。其後有學者、劇團接續教育推廣的工作,唯影響有限。一九九八年教育部公佈「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總綱前夕,台南人劇團邀請英國格林威治青少年劇團 (Greenwich and Lewisham Young People’s Theatre, 簡稱GYPT)來台舉辦「綠潮─互動劇場研習營」,引發包含戲劇教育學者、兒童/社區劇場工作者及學校老師在內之參與者迴響,計畫主持人蔡奇璋和許瑞芳將該活動的內容記錄與相關論述纂集成《在那湧動的潮音中─教習劇場TIE》一書,台南人劇團並先後製作《大厝落定》(1999-2000)、《追風少年》(2001)、《何似歸去》(2002)、《終生大事》(2004)四齣節目至學校和社區巡演,使TIE理論方法廣為台灣戲劇教育界所知。
與其他應用劇場形式相較,TIE在滿足教育目標、體現社會意識的同時,仍保留了劇場藝術的完整性,有利於劇團同時滿足藝術創作與社會服務的理想,唯因不具經濟效能,當客觀環境不繼時,劇團的TIE製作不免式微,英國與台灣皆然。但由學校、社區組成TIE團隊仍屬可為─容淑華、鄭黛瓊、許瑞芳、高伃貞等學者與戲劇教育工作者近年來便分別在大專院校與社區進行教學,帶領學員完成多齣TIE作品,並嘗試與不同特定單位合作,為TIE爭取更多生存空間。
參考書目:
- 許瑞芳 (2008) 〈T-I-E在臺灣的發展與實踐─以台南人劇團教習劇場之經營為例,探討教習劇場的未來與展望〉,在《戲劇學刊》第8期,2008年7月,台北:台北藝術大學,頁113-136。
- 蔡奇璋&許瑞芳編著(2001),《在那湧動的潮音中─教習劇場TIE》。台北:揚智文化。
推薦書目:
- 賴淑雅(主編)(2006),《區區一齣戲─社劇劇場理念與實務手冊》。台北:文建會。
- Augusto Boal,《被壓迫者劇場》,賴淑雅譯(2000),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
- 于善祿(2007),《波瓦軍械庫:預演革命的受壓迫者美學》,台北:黑眼睛文化。
收錄於臺灣大百科全書(藝文卷2戲劇類)。台北: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