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嗨~這個網誌乃是基於知識公開化的精神,分享我對於戲劇、劇場與教育的學思成果,兼有生活隨筆。除部分演講與教材引用圖的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目前多以超連結方式嵌入,若有侵權,敬請告知),其餘屬於我寶貴的智慧財產,還請您給予尊重,勿任意轉載或摘錄。 如果您對我的專業感興趣,在「自報家門」有聯絡方式,我很樂意能通過面對面交流,提供比文字更多的(知識與人力)資源。謝謝~

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師者立心--教育,從自我叩問開始

台灣在中小學師培體系的建構有著悠久而完整的系統,職前訓練包含課程與教學相關理論的學習和實習操作。即如近年來,因應時代的變動以及社會、自然環境的變遷而興起的一波波課程改革,亦可見教育部頒定的課綱和配套的研習活動,致力提供教師相關指引。相對地,高等教育對於師資的認定與期待,大抵是以該師的最高學歷為條件,看重的是專業的知能,卻未就影響教學現場經驗至深的課程設計與教學的理念與方法,提示大學教師如何由學者成為師者;當教師在面對沉重的教學與研究雙重負荷,與學習風氣日下的教學現場時,難免意興闌珊。尤其,今日大學教師所面對的不僅是網路世代的學生,也是教改波瀾中力爭上游的學生,他們在環境、經濟與資訊科技的成長經驗和學習方式,和上一個世代有著很大的不同,大學教師該如何因應,始得教學相長,互相激發與提升呢?以下謹分享我在踐履師道歷程中,從課程設計乃至教學之教育信念的探問與心得。

學成歸國、投身杏壇,尤其是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上推動戲劇教育以來,加拿大教育學者Michael Fullan關於教育變革的分析架構,提供我很具啟發性的指引。他提示真正的教育改革或說成功的教育改革,涉及了觀念和角色行為的變革,不只需求從地方(包含教師、校長、學生、地方行政官員、顧問、家長、社區)乃至區域、國家(包含政府、專業師資培訓)的考量和參與,也必將涉及教師三個層次的變動:教育信念(educational beliefs)、教育學(pedagogy)和教材(materials);其中,教育信念是核心,牽動教學目標、教育學與教材的設定與設計;而教育學與教材則將信念落實,可能因應教育現場的獨特需求而發展出多元面貌。教育信念意指教師內隱、潛在的理論,受到個人經驗與價值影響所形成。依本人自身的體會以及擔任師資培訓實習視導時的觀察,教育信念實為師者立心,進而知何所為及為何為之的關鍵,影響著知識論、教育學和課程觀的自我定位,決定何謂有效的知識,何謂有效傳遞知識,與何謂有效地獲得該知識。理想上,課程經由教學獲得實踐,評量基於課程來設計,教學與評量中的發現則作為後續課程的參考的遠景,這將會是一個「充分、完整地結合課程、教學與評量」的動態循環模型。

以本人為例,因為受到Dewey經驗哲學的啟發,相信知識是主客體互動、對話和循環的建構,而學校經驗與日常經驗具連續性,因此設定和學生共學的夥伴關係,鼓勵專業知識和生活知識的交流與應用,同時採用澳洲戲劇教育學者Madona Stinson所提示之課程的三個層次即計畫課程(教學者設定的架構)、實際課程(在教學現場中實際落實者)、經驗課程(以學習者觀點經驗到的課程)—,有意識地在計畫課程中為教學現場保留彈性,並設法縮減三種課程間的距離。為此,我必須選擇適合的教學策略,並且根據我與學生共構之過往的(lived)、現刻的(live)和正在進行中的(living)課堂經驗,設計未來的課程與教學。

在實際教學方面,我的專業背景為劇場研究與戲劇教育,這兩個領域在二十世紀後半,均提示出以「人」、「時間」、「空間」為架構其理論方法的核心要素,於我啟發良多。講台上的教師如同舞台上的表演者,預設了觀眾/學生的存在,必須善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在講台與學生之間搭起有效溝通的橋樑,始能共同生產相遇的知識。若將教學視為一種表演藝術,我認為教學者應充分考量人、時間、空間三要素。
  • :掌握學生的年齡、性別屬性、人數,以及他們的先備知識與經驗,繼而尋思如何與他們建立關係、發展關係以落實課程。
  • 時間:掌握教學的流程與節奏,期許自己與學生在課程計畫與教學現場的距離中兼顧品質與效率。
  • 空間:掌握教學環境的特徵與空間屬性,如:是否適合動態作業?是否利於多媒體教學?是否有效避免外界/互相干擾?
同理,當教學者集編劇、導演、表演者於一身,必須自覺:
  • 編劇:我如何組織課程內容和教學型態?(課程的主題、節奏、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
  • 導演:我如何設定教學關係與班級經營?(採取權威的傳道授業、平等的對話討論,或賦予學生專家身分,由他們提供豐富與深化課程經驗的資源?活潑教學的收與放之間如何拿捏?)
  • 表演者:我如何擇用教學策略並且臨機應變?(如何借力使力,善用教師個人特質、班級團體動力與教學現場的反應,有效激發學生參與和思考?)
評量部分,我相信每個人都具有不同的優勢,且考量個別差異將使教育更有效率,因此盡可能利用多元管道,如兼有個人作業與小組工作,口頭報告、反思日誌、紙筆測驗、課堂實作等形成性或總結性的評量,由多元的角度去評估學生所展現的知能、學習歷程和成果,企圖使每一位學生都有在課程中成功的機會,激發其學習向上的動力。


教育的內容、形式與目標,對下一代思考、生活方式的成形影響重大,教育實踐則需要經驗的淬煉。關於「我是誰與我的學生是誰?」、「我的教育信念是什麼?」、「我能教學生什麼或學生能教我什麼?」、「我要如何教?」、「我要如何評量?」這些攸關教育經驗和教學品質的問題,值得各階段的教師們反覆叩問。上述心得汲取自我成為師者以來的探索與反思—我從錯誤中學習,在實驗中尋找對策,並經由在課程內、外與他人以及他人的想像共事而持續成長,從一位手忙腳亂的教學現場新鮮人,慢慢找到了自己的節奏,以及和學生共舞的步調,也得到了學生正面的回饋。謹此簡略分享,期能拋磚引玉,帶動各位先進對於自身教育信念之叩問、探究與交流。

*原載於尹玫君等者(2014):《紅樓講堂:教師教學經驗分享》。台南:臺南大學。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