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嗨~這個網誌乃是基於知識公開化的精神,分享我對於戲劇、劇場與教育的學思成果,兼有生活隨筆。除部分演講與教材引用圖的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目前多以超連結方式嵌入,若有侵權,敬請告知),其餘屬於我寶貴的智慧財產,還請您給予尊重,勿任意轉載或摘錄。 如果您對我的專業感興趣,在「自報家門」有聯絡方式,我很樂意能通過面對面交流,提供比文字更多的(知識與人力)資源。謝謝~

2016年9月23日 星期五

戲劇教育隨想2

鍾愛在假日到郊外踏青。這一天,來到了印象中靜謐美好的台北縣雙溪鄉。幾年前來訪時,對於這個靜靜隱身在大台北繁忙喧囂外的農村聚落甚是喜歡,波光粼粼、成蔭綠意和悠哉步調,是北台灣難得一見未過度開發的好所在。然而,這次造訪,卻發現農村道路被開成了大馬路,原本饒富特色的鄉村景緻,似乎漸漸失卻原有的趣味~這或許是城鄉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我以為它也透露出社會上習於「負向思考」的傾向對於所擁有的特質缺乏自信,但對不足之處卻是緊張兮兮,以至於農村一心想朝都會看齊,卻逸失了自己的特色~

這種負向思考反映在姓名學是缺什麼補什麼、強調以後天補先天不足的概念,延伸至教育則產生了反覆操練不及格科目、或補習補不完的現象這種「加工補強」,固然對於成就個人並非全無助益,然而,如此窄化成功定義、又將個人特質攪和於同質化漩渦的結果,不是使個人難以建立自我價值,就是使人極欲掙脫這種群性壓迫,終使公民社會所訴求的個人認同感、參與感和集體責任感難以實現。孔子在千餘年前曾提示「因材施教」、「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教育理想,可惜的是它竟成了近代「能力分班」的合法化藉口。如果我們希望社會多元並陳,能容納各種聲音,這種單以智育預設階層關係的教育設計就應受到檢討。正如迦納(Howard Gardner)所言:「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不相同的;我們並沒有類似的心智;如果我們能把這些個別差異列入考慮,而不是否認或忽略這些個別差異,教育將會更有效率。」


教育性戲劇作為一種情境式、參與式的學習型態,能提供參與者設身處地想像他人、觀照自我,並透過實際行動做出種種社會、道德價值判斷的機會,或許是另一種可資參考的方向。教師可以利用現成的戲劇文本、最近發生的國際要聞或社會事件,引導學生對兩難抉擇下的人性進行深刻的反省和思考。教育性戲劇之所以可能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與公民意識,在於戲劇模擬人生的本質(它為參與者在學習情境和日常生活間建立具體而有效的連結),戲劇角色扮演的形式(它提供參與者經驗「他者」的機會),以及教育性戲劇預設之對話式教學關係(它讓參與者具有表演者與觀眾的雙重身份)。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劇場專業教育,教育性戲劇非旨在精熟或整齊劃一的水準;它呼應統整課程的教育哲學,亦即尊重參與者的個別差異和複數經驗,企圖會通個人的生活經驗與群體的學習歷程,讓參與者的個性和群性都能獲得開展!

*原刊於文化智庫電子報。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