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我應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之邀,為他們的新進團員,規劃了為期三天的戲劇教育工作坊。為了能與劇團有雙向的交流,我請對方擇定工作坊的主題,最終選了經典代表作《快樂王子》。
Notes
嗨~這個網誌乃是基於知識公開化的精神,分享我對於戲劇、劇場與教育的學思成果,兼有生活隨筆。除部分演講與教材引用圖的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目前多以超連結方式嵌入,若有侵權,敬請告知),其餘屬於我寶貴的智慧財產,還請您給予尊重,勿任意轉載或摘錄。
如果您對我的專業感興趣,在「自報家門」有聯絡方式,我很樂意能通過面對面交流,提供比文字更多的(知識與人力)資源。謝謝~
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2016亞太傳統藝術節觀察筆記
2016亞太傳統藝術節的主視覺意象活潑鮮艷 |
今年度的亞太傳統藝術節以「無物不成偶--傳統偶戲藝術的當代碰撞」為題,在新落成的臺灣戲曲中心(台北)與承辦的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駐在的利澤簡(宜蘭)兩地展開。我雖然只在12/5觀賞新布袋戲實驗室作品《東海小金剛》以及參與12/13、12/15兩天的國際論壇,但有感於這次藝術節辦理的用心,略記於此。
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
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如果.做活戲《我的媽媽是薛丁山》
1990年,高中的我,有幸在清華大學的禮堂(新竹當年唯一的表演場地)觀賞到趙自強執導的第一齣兒童劇作品,也是鞋子兒童劇團的第二齣大戲《晚安Do Re Mi》。對作品的細節已不復記憶,但該製作不因兒童而降格,邀請新竹中學管樂團成員參與演出的誠意和巧思,乃至不落俗套的整體表現,卻留在心底。而朋友口中認真、嚴謹的趙導,和我日後所見舞台上的趙自強與螢幕上的水果奶奶,確實有些不同。
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創意,是需要醞釀和行動的~
昨天看到Adam Grant在Ted的演講影片"The surprising habits of original thinkers",覺得非常具有啟發性。講者用實例和數據歸納出「原創者」(the originals)的一些特徵,讓我覺得好熟悉--不管是研究、教學、還是書寫的發想,因發散思考而造成進度的延遲,但開展出嶄新的風景,或者是因為不計結果的反覆嘗試與實踐,催生出更多的想像和新意,都若合符節呢!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
2016年10月6日 星期四
後戲劇劇場:一種理解當代劇場實踐的觀點
2012年,新加坡劇團「戲劇盒」的藝術總監郭慶亮,跟我推薦了Hans-Thies Lehmann的Postdramatic Theaetre(1999)這本書。郭慶亮是位實踐與學理俱足的導演,他的話很有說服力,求知不遲疑、買書不手軟的我聞訊,立刻從國外網站訂了一本。只是,一直還沒有機會細閱(立刻自我推翻「求知不遲疑」…XD)。這次,作者來台,當然不能錯過。
2016年10月5日 星期三
直面現實世界的紀錄劇場
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師者立心--教育,從自我叩問開始
台灣在中小學師培體系的建構有著悠久而完整的系統,職前訓練包含課程與教學相關理論的學習和實習操作。即如近年來,因應時代的變動以及社會、自然環境的變遷而興起的一波波課程改革,亦可見教育部頒定的課綱和配套的研習活動,致力提供教師相關指引。相對地,高等教育對於師資的認定與期待,大抵是以該師的最高學歷為條件,看重的是專業的知能,卻未就影響教學現場經驗至深的課程設計與教學的理念與方法,提示大學教師如何由學者成為師者;當教師在面對沉重的教學與研究雙重負荷,與學習風氣日下的教學現場時,難免意興闌珊。尤其,今日大學教師所面對的不僅是網路世代的學生,也是教改波瀾中力爭上游的學生,他們在環境、經濟與資訊科技的成長經驗和學習方式,和上一個世代有著很大的不同,大學教師該如何因應,始得教學相長,互相激發與提升呢?以下謹分享我在踐履師道歷程中,從課程設計乃至教學之教育信念的探問與心得。
陶治人文素養 塑建軍人優質形象
各位同學,早安!
今天應邀來和大家談「陶冶人文素養,塑建軍人優質形象」這個主題,覺得倍感榮幸,同時卻也誠惶誠恐。一來覺得這個主題很有意義,值得和在座的長官以及青年朋友共同切磋研討,二來不免擔心自己的講演不夠精彩,無法落實國防部安排這堂課的美意。所以在接下來的講演中,我將搭配PowerPoint的使用,希望可以讓內容更豐富活潑,也能對各位有所啟發。
2016年9月26日 星期一
對藝術生活學科中心(表演藝術)的期待與想像
請問有多少人知道,有一個藝術生活學科中心(http://site.hs.ntnu.edu.tw/artcenter/),專門負責高中階段藝術生活學科新課程的推動?查看網頁,它在2005年就由教育部委託師大附中成立了,團隊由師大附中的老師兼任,也有一些專職的助理協助相關業務,截至去年為止,已執行了十年的計畫(http://site.hs.ntnu.edu.tw/artcenter/about_us-2/)。不過,由於主要負責的老師歷來非表演藝術專長,所以相對於視覺和音樂,表演藝術這一軌的計畫似乎比較沒有看到連續性、發展性的規劃和成效。
忘了當時是如何受邀擔任諮詢委員的。之前因為在台南工作,又一人照顧兩小,無法出席台北的會議,僅以書面意見回應我覺得有待商榷的草案。去年,回到台北,得以出席會議,並且善盡諮詢職責,為今年度的教師工作坊草擬了以下的系列講座/工作坊,並獲得實施:
RATIONALE: 高中是學生延續、深化之前所學,進一步發展人格、興趣,以及人生價值信念和生活態度的重要階段。這時期的經驗,除了可能影響他們對未來校系的選擇,也有可能形成他們生活處世的潛規則。有鑑於此,本年度在講座規畫上,特別在課程規畫與教學技法的研討之外,著力於藝術與生活、學校課程與日常生活間的有機關連,希望通過臺灣當代劇場的推動者與實務工作者的分享,涵蓋「當代創作議題」、「從專業藝術教育到通識藝術教育的轉化」、「從生活出發的藝術轉化課程與教學」等面向,並且將重心放在不同作品意義的探尋,以及對當代生活的感受暨藝術與教學的轉化,讓老師乃至於學生有機會超越課綱的框限,想像、尋思、實驗自己/群體在「藝術-生活」所能夠扮演的角色—品評者、參與者、策畫者、執行者、創作者、展演者、中介者、學習者、推廣/教學者…,將藝術的思維和實踐,落實於特定目的/場域或尋常生活之中。歡迎老師們一同來學習!
講座依序為 :
3/15. 當代表演藝術的多元嘗試 (對應課綱 A-V-6, A-V-7)邀請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老師介紹近年國際表演藝術的重要作品,引導教師探究這些作品表述的議題,以及創作者為了達成這樣的目的,在形式上做了何種選擇。
4/18. 教師即製作人:從演出製作的通則與慣例到校園製作的轉化(對應課綱E-V-6)有鑑於教學現場對於展演的期待,邀請《演出製作新鮮人手冊》的作者沈敏惠老師,以工作坊形式,引導教師就校園製作的現實條件、規模與進程,研議出可資參考的工作方法。
5/10.以人為本的應用戲劇(對應課綱P-V-6, J-C2)「木有枝工作室」的曾靖雯老師敏於感知和行動,她將戲劇帶入社區、監獄、婦女團體…,因應不同的對象、共事的空間,發展出不一樣的戲劇經驗。她將以工作坊的形式,帶領教師們歸返自身,從心出發,叩問表演藝術教學的意義。
6/7.教師即策展人(對應課綱E-V-5)有鑑於新課綱期待藝術領域課程「融入重大議題,結合藝術領域的基本素養與社會文化的關切」,邀請到行為藝術家葉子啟老師,啟發教師從自身專長、生活經驗暨學校特色出發,發展開/深掘議題且轉化為藝術課程與教學的實務能力。
9/13.從生活出發、回到生活的表演藝術: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對應課綱A-V-6, J-C3)近年國內有不少創作者打破劇場演出的框架,讓表演藝術跟觀眾更貼近彼此。邀請到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的藝術總監鄭嘉音老師分享無物不成偶的巧思,以及劇團如何在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勞動、創作與生活,引導教師從生活中開採創作與教學的靈感。
10/25.教師即創作者/表演者/觀眾(對應課綱P-V-5)若將任教的學校、教室當成表演的舞台,教師因應這特殊的環境、對象,可以發展出什麼獨具一格的作品(課程/教學方案)?經過前幾次講座和工作坊的醞釀,計畫以成果發表會的形式,邀請教師將大腦與身體重新連結,以「課程最理想狀態下的學生創作」為題,呈現長約5分鐘的表演片段,在演員與觀者的對話與角色切換中,重新思索關於表現、鑑賞與實踐的學習,教師能夠如何引導學生?
去年的提案在幾乎沒有他案的狀況下成案,我自己也頗感意外。於是,致力於知識的公開化與公眾化,擔任每一場講座的值日生,整理了以下筆記:
在今早第二度參與期初會議後,我終於意識到這個組織的成員雖勞心勞力,但運作上具有某種程度的封閉性格,畢竟這個關乎全國課程的中心由高中教師兼任,在時間、格局和動能上有著先天的限制。尤其,很可能為了符應課綱,未能從更高的位置和更大的脈絡,想像高中表演藝術的可能性(記住!它在12年國教中,只是藝術生活學科中與應用音樂、設計與視覺藝術並列的三選一科目,很多學校根本不開)。然而,高中既是形成獨立人格的關鍵階段,他們如何認識表演藝術(絕對不是只有表演!!!)、參與劇場活動並且嘗試評論(劇場預設觀眾也需要觀眾)、在協商與試誤中體驗創作的樂趣(編劇、表導演、設計、技術、行政的溝通與整合),都可能牽動著下一個世代的表演藝術產業以及美感品味,如果教師只限縮在課程與教學技巧的精進,未免可惜了表演藝術好不容易掙來的法定課程地位。四月份擔任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評審時,更覺高中表演藝術教育可以著力的地方還很多!
在FB上看到狂想劇場行政總監 曾瑞蘭分享了在昨天表盟舉辦的2016表演藝術論壇中,圓桌會議的討論主題和成果(補入其他資深劇場行政的回應):
桌1: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場館與空間:場域的鬆綁(學校、替代空間、商業空間),中小型演出空間需求,演出場地全台盤點,各地活動中心硬體健檢,在地、活力、與民眾生活連結的劇場
桌2:面向未來的製作新方面:未來性、延展性、下一步?合創與共製?(如何運用彼此資源把可能性拉大),表演場域開發,成立分享平台(藝術行政、製作),藝術節的節目主動參與,如何培養未來的觀眾(娛樂、藝術),試演(自我審視、觀眾反應),異業結合,擴大社會參與
桌3:多元意見的採納與共識凝聚:多元並存,教師學習與教育體系,全人與全產業的思維,跨部會協調,不合時宜的制度鬆綁,合乎實際的發展情況,政府與業界的溝通,同行對文化政策的不瞭解,中介組織(乘載固定長久的功效,假使發生行動,one voice,解決一個再一個),人才外流問題,政策的形成和推動過程和結論透明公開,固定定期廣納多元意見的管道,熟悉立法及行政的第三方中介平台,中介組織進行遊說行動時,各單位摒棄本位思想,相忍為大環境。
桌4:表演藝術產業的扶植培育新思維:人才培育、實習機會、製作的SOP、觀眾培養 (藝術教育)、學校與表演團體合作、個人與團隊的發展諮詢
其中,有很多學校或學科中心可以連結或使力的地方。她提出的具體建議是:「先辦理一場學科中心與表演藝術團體的交流會,促進互相多認識,將彼此的需求提出交流,有機會可以研擬幾個共同的合作辦法,或可結合跨部會(教育部和文化部)的資源,也可以表團自身的活力注入,或學校各自特色來發展表演藝術合作項目。也可以先把幾個學科中心活躍的參與者,邀請辦一個咖啡分享會,讓表團更多人知道現在學科中心對未來的想像與推動,教育現場上,我們可以如何攜手,先多一些了解。」我覺得是很棒的想法,已轉知學科中心備查。
忝為諮詢委員,我心心念念學科中心的資源取自於納稅人,在提供建言時自期能夠力求宏觀、公正。但我不是完人,畢竟也有盲點和侷限。所以,即使未必有立竿見影之效,想要邀請大家集思廣益,以【劇場人】、【大學戲劇類科教師】、【高中教師】、【家長】或【其他】身分,說說您對藝術生活學科有何期待和想像,我會彙整諸君寶貴意見,供藝術生活學科中心參考,衷心盼望能促成表演藝術教育的實質紮根、深耕與成長。
2016年9月23日 星期五
戲劇教育隨想2
鍾愛在假日到郊外踏青。這一天,來到了印象中靜謐美好的台北縣雙溪鄉。幾年前來訪時,對於這個靜靜隱身在大台北繁忙喧囂外的農村聚落甚是喜歡,波光粼粼、成蔭綠意和悠哉步調,是北台灣難得一見未過度開發的好所在。然而,這次造訪,卻發現農村道路被開成了大馬路,原本饒富特色的鄉村景緻,似乎漸漸失卻原有的趣味~這或許是城鄉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我以為它也透露出社會上習於「負向思考」的傾向—對於所擁有的特質缺乏自信,但對不足之處卻是緊張兮兮,以至於農村一心想朝都會看齊,卻逸失了自己的特色~
戲劇教育隨想1
話說從頭…
大概因為長時間浸淫於劇場,具備觀眾意識,我接受ADAT邀稿之後隨即忖度該用什麼樣的姿態和讀者對話。所幸這個問題並沒有困擾我很久,思及英國戲劇教育之母Dorothy Heathcote對戲劇教師的建言,我決定游移在威權角色、同儕角色和弱者之間,適時地提供所知、分享經驗、也期待來自讀者的回饋。
多元智慧與多元感官教學在表演藝術教學之應用
Applying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Multiple Sensory Praxis in Performance Education
2016年9月22日 星期四
英國教育戲劇的發展脈絡
Contextualizing the British Praxis of Drama in Education (DiE)
摘要
「九年一貫課程」首度將「表演藝術 」納入台灣國民教育的一環。在劇場界試圖將劇場語彙轉譯為教育語言的同時,教師摸索著表演藝術教育內涵與方法。本文藉由檢視英國教育戲劇(DiE)的發展脈絡,激發表演藝術教育參與者的思考向度。
投石問路:關於「政策與台灣現代戲劇創作」研究的若干思考
一、前言
政策涉及了國家或政府支持、管理、監督國家建設與發展的計畫措施,隱含了資源分配、文化控制的意涵(陳志杰 2002),對於社會上的各種活動具有指示性和滲透性的作用,幾乎是所有從事人文社會領域脈絡性研究無法避談者。而台灣由於經受殖民統治和多次政權更替,政策不但隨著國家認同問題經常出現斷裂、轉向的巨幅變動,連帶也造成社會價值觀的矛盾和衝突(註1),任何從事台灣研究者實無法輕忽政治力的作用和影響。
繼續前衛:測繪戲劇教育的座標
Avant-garde Ongoing: In View of Drama Education
摘要
在形成前衛觀念的肇始階段,政治前衛與藝術前衛乃一體兩面,藝術家與社會學家們企圖通過美學革新來達成社會改造工程。解嚴之後的台灣,藝術開始與社會合流,亦使藝術的策略和推廣成了當前的新課題。2001年正式實施「九年一貫國民教育」將表演藝術納入課程,不只標誌出應用戲劇的新版圖,表現從培養劇場專才乃至養成觀眾全面性的戲劇教育設計,其寓教育於藝術、文化介入實踐的理念,似乎承襲自前衛而來。本文嘗試從劇場界熟悉的歐美前衛劇場切入,企圖經由對「前衛」和「歐美前衛劇場」的歸納、演繹,導向當代表演理論,進而趨近戲劇教育的座標,建立劇場專業與戲劇教育的有機聯結。
繪測教育性戲劇/劇場的核心價值與潛在課程
所長、各位老師、各位與會的朋友,
大家早安!在開始之前,我想先感謝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舉辦這次的研討會,讓關心台灣戲劇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學生還有社會人士能夠齊聚一堂,交流、激盪彼此的想法和方法,這對於像戲劇教育這樣一個重視複數經驗、實務應用的領域而言,不僅意義重大而且非常重要。所以,在這開啟研討會序幕的演講當中,我將提出對教育性戲劇/劇場的一些想法和想像,希望它能拋磚引玉,因此開啟我們之間雙向的溝通和對話。
戲劇不遠,它就在我們身邊
講到戲劇,可能有人馬上聯想到八點檔連續劇或電影「鐵達尼」,有人想到歌仔戲、京戲,或者最近紅極一時的霹靂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還有人腦海跳出李國修、賴聲川、金世傑等名字,有人想到的則是莎士比亞的劇本「哈姆雷特」或關漢卿的「竇娥冤」。當然,也有人摸摸頭,一臉無辜地說:「莫宰羊!」這些莫衷一是的答案正表現出戲劇多樣、豐富的特質。戲劇不像我們想得那麼片面,也不像我們想得那麼艱深。戲劇,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
2016年9月15日 星期四
親子食堂
繼嘗試過煮飯、羅宋湯、斜管麵蔬食沙拉、冬瓜湯後,
昨天的親子食堂,
兒子說要做南瓜湯,
女兒則是說蛋炒飯。
我自己沒做過南瓜湯,
先幫兒子上網查了一下食譜。
兒子列出採購清單,
早餐過後隨爺爺去傳統市場採買食材,
回來時很高興分享:採購者有特權可以買原先不在清單上、但自己愛吃的食材。
午后,
兒子戴著墨鏡還有口罩全副武裝切洋蔥,
結果仍是淚流不止還打了幾個噴嚏,
大嘆洋蔥的味道真是太嗆了,
之後則是剝大蒜剝到手指感覺疼痛…
除了有感食物的先天特性,
也深深體會到備食者大不易。
女兒在洗米還有洗菜的過程中,
敏覺於來自泥土的食物本然的氣味,
頻頻發自內心讚嘆好香哦~
另將蛋汁與冷飯拌勻、醃肉、摘菜葉之類的工作視為遊戲,
這當中自有一份她愛家人、想要為家人做些什麼的心意。
因為是孩子自己決定的料理,
他們又參與了料理的過程,
孩子對於菜色的認同度非常高,
比平常吃得都更多呢!
2016年7月17日 星期日
不同的視角,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人
2013年全家同遊烏來,
與泰雅民族博物館正展出的關曉榮《八尺門:再現2%的希望與奮鬥》不期而遇,
影像不隱蔽但也不煽情地,
呈現了1984基隆八尺門原住民聚落的現實場景--他們的希望以及他們的奮鬥。
彼時,雖心有震動,
卻只是將這些影像安置於歷史之中,
未能從社會結構、族群差異的角度,
進一步探問為何是他們?現在的他們又是如何?
今年6月,
在松菸看了阮義忠《我們忘了的人與土地》展,
相較於前一個展的作品作為隨機生活場景的紀實,
這個展的作品,
有許多歸功於機遇或所謂是「上帝按下的快門」,
看時賞心悅目,
內心的驚嘆則多來自於對攝者等待、捕捉畫面、構圖的用心,
將台灣的淳善美好封存於影像之中。
其中一幅「永靖的好德之家(魏家)」,
因為子孫失德,
顯得格外諷刺。
查閱了一些文章,
發現郭力昕對阮的評論甚為尖銳,
批評他進入部落,
捕捉相對權弱而甚少抵拒被攝的婦孺與老人的身影,
以他者的觀點形塑其異質的情調,
卻未能讓觀者因此對他們產生更多的理解與同情。
阮在展中以及訪談中的自我辯護是,
自己不是紀實攝影家,
只想留下美好的畫面。
因為自己從事的也是連結生活與藝術的工作,
上述創作主題與攝影倫理的批評與思辨,
讓我覺得格外重要,
開始回溯自己接觸藝術作品的經驗--
國中之前,
我偏愛雷諾瓦、竇加、前拉斐爾派…那種唯美、夢幻般的畫風,
覺得那些作品示現了理想的人物形象與生活圖像,
讓人可以相信世界是美好的。
高中之後,
民智漸開,
對於不同種類的藝術風格(視覺的、音樂的),
漸能從創作者的立意及其指向的世界開始思考,
在米勒、庫爾貝、高更、洪瑞麟…等人的作品中,
感受到為生存奮鬥的張力,
提醒著現況未必是完美的,
生存的尊嚴,
是需要自覺和掙來的。
繼之,
從圖書館借出已絕版的關曉榮《八尺門:再現2%的希望與奮鬥》,
看著那一幀幀他蹲點八尺門一年時所採集的身影,
看著他在當時以隨筆形式留下的《八尺門手札》,
看著他1996年回訪,
2011年重覓故人…
人類學家式的長期且深入的田野參與觀察,
他與報導人之間建立綿長的友誼與信任關係,
令我萬分動容。
在他的創作歷程中,
場景或社會結構的變與不變,
並非只是經由時間作用不言自明,
徒留懷舊的鄉愁與追憶,
而是一次次進出現場,
沉澱、淬取出清明…
他的《蘭嶼報告1987-2007》,
反映了同樣的信念和行動--
其作品不只是of/from the people and the land,
而是with/ for the people and the land!
想了這一輪,
我覺得也許不需要否定阮義忠作品的價值,
畢竟,讓人感受生命存在的美好,也是很棒的。
只是,
身為一位藝術工作者或教育工作者,
我自期除上之外,
也能讓人看到比自己、比現況更廣大的世界,以及不一樣的可能性。
謹摘陳映真《人間》發刊詞:
「…人應該怎麼活 ?人這樣活著可以嗎?我們的生活這樣下去對嗎?應該怎樣活著,才算是真正的活過?…我們盼望透過《人間》,使彼此陌生的人重新熱絡起來;使彼此冷漠的社會,重新互相關懷;使相互生疏的人,重新建立對彼此生活與情感的理解;使塵封的心,能夠重新去相信、希望、愛和感動,共同為了重新建造更適合人居住的世界,為了再造一個新的、優美的、崇高的精神文明,和睦團結,熱情地生活。」
謹摘關曉榮1984/11/11手札:
「要想成為一個努力而真誠的寫作者,勢必經常徘徊在生活與寫作的臨界飽受煎熬。寫作需要一個比生活更重大的理由,否則無法與生活的巨大引力抗衡。若非如此,寫作與攝影也只是二項不堪的工作,它與人生之間可以毫無關係。」
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To be or not to be...
馬祖是蝴蝶的天堂,
此次隨行的吳明益作品《迷蝶誌》,
更讓旅程中與蝶的相遇多了幾分敏銳和聯想。
為了彌補被颱風外圍環流而延誤的行程,
馬祖行的最後一天,
我們從熱鬧的南竿,
再度回到我們一致偏愛、較為質樸天然的北竿,
且在搭機前的最後兩個小時,
走訪事後覺得此行最美的蚌螺山步道。
進入步道前,
與我同行的老大發現了一隻被蜘蛛網困住的鳳蝶。
我抬頭仰望,
輕嘆:「這就是自然界的運作現實啊!」
心中默禱蝶兒成為蛛兒大餐後,
轉世入下一輪的輕舞飛揚…
值此,
卻見蝶兒生存意志無比堅定,
即使身體大部已被蛛網黏附,
仍力圖振翅求生。
我們看了萬般不捨,
決定出手相救--
地上沒有樹枝或碎石,
舉目可見的偏大花崗石,
只怕壞了蛛網、又傷了蝶兒。
說來諷刺,
我們最後找到的是遊人隨地棄置的礦泉水空瓶。
平日與爸爸練投的孩子發揮拋擲技巧,
沒想到空瓶竟黏上了蛛網!(我們讚嘆這蛛網真是太厲害了,難怪活體的動物難逃啊!)
接著,
我們找到了飲料鋁罐,
孩子投擲了兩次,
鬆動了蛛網的結構,
其間,
蝶兒也從未放棄自助,
努力地振翅。
孩子投擲第三次時,
蝶兒終於擺脫了蛛網的束縛,
飛向自由的天際。
我們雖然對介入自然界的運作、剝奪蜘蛛大餐感到愧疚,
但看到蝶兒重獲自由,
心中仍然充滿感動和喜悅。
那隻羽翼已然殘破卻充滿生存鬥志的蝶兒,
很快的加入了朋友的飛行,
而我很幸運地用手機記錄到牠揮別前的最後身影(上排右邊的蝶兒)。
生存,
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To be or not to be...
大自然給予我們很多的啟示。
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師者與潛在課程
孩子放學時,手上拿了一個玉米棒的零食,說是表現好的獎勵。
然後說道,這是班上一位小朋友,因為在課堂上偷吃東西,所以被罰請全班的。
我覺得奇怪,心直:「這是哪門子教育方式?」口快:「老師要同學買東西請全班,這樣不好吧!如果他們家沒有足夠的錢,怎麼辦?]
孩子:「不是全班都有,是只有表現好的才可以得到!」她見我陷入沉思,補充:「這是她第三次上課時偷吃麵包,小朋友報告老師,所以才處罰的!」
我一聽更覺奇怪:「她吃的是麵包,不是零食,那一定是肚子餓了啊!是因為你們沒有下課(學校經常以各種名目取消下課),還是她下課沒有吃?」
孩子:「她因為作業都錯太多,下課時間都在訂正…然後,她都把早餐帶來學校吃…」
我聽了著實難過,對孩子說:「妳覺得老師的處罰對她有幫助嗎?她肚子餓,可是下課不能吃,結果上課不能好好學,下課訂正也不能好好改進,不是就愈來愈跟不上了嗎?妳想想看,妳想睡還是肚子餓的時候,如果我硬要妳寫作業,妳做得好嗎?如果我是她,我會覺得上學一點都不好玩!」
孩子開始同理那個同學的處境,似乎也理解我的擔慮,但可能覺得夾在導師與媽媽的不同價值之間很為難,所以沉默。
我又問:「老師是怎麼教妳們的呢?同學在向老師報告之前,有沒有先提醒她呢?」
孩子:「老師說,在走廊上跑、還是上課做不對的事,同學看到第三次,就要跟老師說。」
我不禁搖搖頭,老師傳達的訊息,再加上小一孩子的解讀,我相信不會是友伴間互相善意的提醒,反而會比較像是等著別人犯錯,集滿三次就可以當抓耙子,還可以幫全班贏得「福利」…
搭捷運時,換我沉默,孩子也許意識到這個「獎品」背後的「問題」,等到站下車時說要送給我…
我不禁想起每次進班當晨光媽媽時,這女孩熱切回應的積極;想起運動會那天,這位飛毛腿女孩勇奪全年級第一時所露出的自信與光采;還想起了上次進班時,老師對遲到鈴前不久進教室以致聯絡簿抄太慢的她所投以的冷峻、嚴厲眼神…
心中不禁浮現很多問號:
老師自己也是家長,如果她的孩子在學校遭遇同樣的事,她會怎麼處理呢?
而這孩子的家長,從老師那兒接受到何種訊息,又是如何陪伴孩子因應這樣的處置呢?
教學現場,孩子們到底習得了哪些生活、學習、與人互動的價值呢?
訂閱:
文章
(
Atom
)